孕育百科

43岁试管成功的案例分析,掌握这些经验一次成功

2024-10-28 17:39:18 10浏览

在试管婴儿中,43岁的女性通常被认为是高龄产妇,她们的生育能力相对较低。但是,根据最新的研究和临床数据,即使在这个年龄段,通过试管技术成功怀孕的概率还是有的。例如,43岁的小冯以及43岁的黄女士等人。

43岁的女性是高龄产妇

43岁试管成功的案例分析

随着年龄的增长,女性的生育能力会逐渐下降,特别是卵巢储备功能和卵子质量。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43岁的女性就没有成功的可能。通过先进的试管技术,许多高龄女性仍然有机会成功怀孕,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。

1、网友一:由于我结婚晚,在加上有点不孕的情况,所以我是在43岁的时候才做的试管婴儿,因为看很多网友都说年龄大了做试管的成功率不会太高,但为了要孩子,我和我丈夫还是选择了,在做试管前的两个月,我也一直在调养身体,后来促排卵、取卵、培育都非常的成功,并且配成的胚胎是用于养囊了的,最后我是移植囊胚怀上的孩子。

2、网友二:小冯(化名)是一个43岁的大龄孕妇,早些年她和自己的丈夫忙于事业一直没有要孩子,等到40岁备孕时已经晚了。她和丈夫备孕了三次都没有成功,无奈之下选择了试管,本来通过具体的了解她以为现在做试管也很难成功,但是为了一个渺茫的希望她还是和丈夫去了医院做系统治疗,没想到最后真的怀孕;

3、网友三:我在43岁的时候检查出卵巢早衰,但是我和老公又一直没生孩子,所以做了试管婴儿。在治疗的过程中我和老公都改掉了很多不好的习惯,我本来喜欢熬夜的结果治疗期间每天都按时睡觉;老公也开始戒烟戒酒,坚持每天锻炼,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我们生完孩子后;

4、网友四:我和老公因为结婚比较晚,36岁的时候才结婚,后来又因为身体的原因要不上孩子,后来也是等到试管都比较普及的时候才做的,那个时候我已经43岁了,医生说我的年龄做试管成功率不高,可能只有20%-30%左右,但是我不信在试管期间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,多吃有营养的食物,后来胚胎移植后我就在床上躺了好几天,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成功怀上了,所以姐妹们也不要担心;

43岁女性生育能力相对较低

5、网友五:黄女士前期和丈夫说好做丁克,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,看见身边人有儿女相伴,心理很不是滋味,后面和自己老公再次商量后,黄女士最终想通过试管婴儿的方法再次获得小孩,于443时开始踏上试管婴儿助孕的求子之路,在S城市做过2次,当黄女士在第一次促排失败时,医生就说导致她没有促排成功的原因是AMH值太低,卵泡生成困难。后来,遇到胎停这次正在保胎过程中没胎心,胎停时胚胎绒毛染色体还正常,再经历了一代一促二移都失败,真的是绝望了啊。直到做了第三代试管,医生为黄女士制定了助孕计划,在1年内,为其进行了1次促排两次移植,最终黄女士移植1枚优质囊胚后,成功妊娠。

6、网友六:我们家第一个孩子在6岁的时候,我选择要二胎,但这时年龄已经是在42岁了,经过多方面的检查,医生也告知我们怀孕存在很多风险,最主要的是很难成功,所以当时是考虑了很久,后来是选择做的试管婴儿,我知道这个年龄已经是高龄孕妇,风险比一般的大,但最终还是经历了两次试管,成功怀上的孩子。

综上所述,43岁女性做试管的成功几率虽然比较小,但是还是有成功的机会的。除此之外,年纪更好的女性也有成功的,像45岁试管成功案例也是有的,因此,对于高龄女性来说,通过试管也是有机会受孕成功的。

43岁高龄女性做试管成功的经验

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越来越多的高龄女性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实现了生育梦想。不过,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在试管治疗过程中,所面临的困难是比较大的,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成功率,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经验。

43岁女性做试管的成功几率较小

1、健康饮食

正常健康的饮食能够调节身体素质,并且稳定身体内分泌,吃甲鱼、老母鸡、牛肉等等优质的蛋白质,高龄姐妹如果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,最好还是不要喝中药,凡是药有三分毒,平时多吃点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食物才是关键。

2、心理调节

长期处于压抑、焦虑的状态不利于试管婴儿的成功率。高龄女性应该自我调节心理压力,多与家人朋友沟通,分散紧张的情绪;

3、选择技术好的医生

选择一个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医生来操作手术,无论是取出卵子还是胚胎培育亦或是胚胎移植,这对于医生的技术要求很高,医生技术不成熟那么做试管的成功率就很难保证;

4、选择微刺激促排方案

对于高龄女性来说,促排方案选择传统长方案、短方案的效果都是不太好的,还不如选择“微促”方案来得好。微刺激促排方案指的是采用微量的促排卵药物,让女性一次排出少量但质量优异的卵子。虽然这种促排治疗很花时间,但这样比较不会刺激到高龄女性的卵巢,避免让女性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。

总而言之,对于高龄女性来说,要想提高试管的成功率,我们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,并且在治疗中,还需要与自己的主治医生密切合作,制定一个全面的管理计划,以控制可能的风险。

话题圈

话题圈

话题圈
扫一扫微信更方便
正在关注

正在关注

全部话题